微信二维码
10.29 2023年后光伏电池设备商的四个战略选择
2023年后光伏电池设备商的四个战略选择
一、客户需求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
光伏设备给与下游光伏电池的价值无非就两个:成本和效率。成本就是设备投资成本,效率包括两方面,一方面是产能效率良率,一方面是电池转换效率。极端理解起来就是,如果是做到很高的电池转换效率,达到实验室级别,可能产能就很低良率也很低;如果量产良率和产能都很高,可能转换效率就不会特别高。这是一对平衡。
比如现在行业里提到比较多的一种模式:整线交付,其实就是在这个平衡机制下,设备商根据需求的特点产生的一种商业模式。整线交付,是追求整体性价比,同时保障转换效率的一种方式,但真正把整线交付做到极致的,不多,大部分还是走了性价比,追求的是产线整体低成本。
二、技术路线生命周期存在不确定性
现在为止有3种技术路线,PERC电池是占90%及以上的最主流的技术路线,TOPCon和HJT都在上升期。
虽然大方向是从PERC,到TOPCon,再到HIT,但这个过程的周期是快是慢,每个阶段的细分路线又会是什么为主流,是当前市场还不明确的地方。比如,从PERC技术升级为TOPCon的核心3 大工艺步骤中(隧穿氧化层、多晶硅层、扩散),多家厂商推出了各自的技术方案,采取什么样的小技术路线策略去占领市场,存在不确定性。
三、四种战略选择
构建一个战略选择模型,就可以从这两个关键维度进行设计。比如选择在TOPCon这种大路线下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。从而得到4中战略选择:
·创新领先战略:以技术创新引领大路线,带动产业方向;
·规模领先战略:在某个成熟的大路线下,精耕一个小路线,并力争做到优秀的性价比,从而实现更标准化的设备,实现设备产品化,出货规模领先。
·整线交付战略:大路线下的总成本领先;
·极致交付战略:小路线里极高的转换效率。